
杨瀚森的实力还不足以获得上场时间,这是无可回避的。只是,相比于一些焦躁的“众醉独醒”的球迷,开拓者管理层和教练组一直都在强调要保持耐心、要“相信过程”。
也许,球迷所担心的是:过程会有多久?耐心会有多久?
过程不会很快。即使是天赋异禀的“过程”本尊,这个过程都久到了提出“相信过程”的人都已经被联盟扫地出门,成为“过程”心中最为愧疚和遗憾的事情之一。
当76人不得不“相信过程”时,人们非常焦躁,当过程开始开花时,人们才终于明白这是一个过程、醒悟他们应该相信这个过程。只是,当下一次“相信过程”开始时,人们依然焦躁。
开拓者要有耐心得多。许多开拓者记者都曾提到:开拓者上下都明白这是一个过程,中锋的成长在这个联盟中从来都不是一件立竿见影的事——对于杨瀚森这种类型的中锋尤其如此。
具体到开拓者,他们还有额外的因素会促使他们在牌桌上留得更久、对潜力股持有得更久。

一方面,两任主教练都是大器晚成的代表。
前任主教练比卢普斯在整个历史上都是厚积薄发的典型案例。他是探花秀,但只打了半个赛季就被凯尔特人认为难堪大用而卖掉。堂堂探花秀打完三年了还是只有场均8分。
因此,比卢普斯在评价杨瀚森的赛场首秀时说:“我当年首秀时可是一无是处。”
现任临时主教练斯普利特则成熟得远远更晚。他22岁才参选,首轮第28顺位,或主动或被动地,前三年都没来NBA,等到来到NBA了已经26岁了。26岁,按说已经是很成熟的球员了,但新秀赛季也就场均4.6分。到第三个赛季倒是被人深深地记住——可是是作为背景板被记住,成为詹姆斯在“世纪封盖”之前整个生涯最出名的封盖的背景。
他们比我们更清楚成长是一个怎样漫长的过程。

另一方面,杨瀚森是开拓者总经理克罗宁主导的选择,是他的“代表性政绩”。
某种程度上,杨瀚森代表着克罗宁的面子。
开拓者跳选杨瀚森一度被视为本届选秀大会上最疯狂的选择,让人直呼不解。如果不是有某个天才管理层卖掉五连一阵的26岁核心,开拓者跳选杨瀚森或许会是年度最疯狂的管理层操作也说不定。在选秀大会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,谈及这个疯狂操作时,克罗宁兴奋之情溢于言表,不断眉飞色舞地向记者讲述他有多么筹谋已久、多么慧眼识人、多么胆大心细。他非常自信自己的选择,也因此把选择杨瀚森的决定与自己深深绑定在一起。
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。
出于人性,管理层总会对自己力排众议选择的人给予更多的耐心和机会,比如布斯与纳吉、比如迈尔斯与怀斯曼、比如迪瓦茨与巴格利……
我们有理由相信:只要克罗宁还在主事,他就会力挺杨瀚森。

我们已经见过许多在新秀赛季“完全上不了场”但在之后逐渐站稳脚跟的案例。
类型和杨瀚森比较接近的例子,比如哈滕。他新秀赛季还要和周琦竞争上场时间,打了一年,场均1.9分。后来打了五年、换了五个队,还是只有场均5分1.2助攻。到了生涯第六年,他开始兑现一些传球策应表现,后来打成了冠军中锋。
处境和杨瀚森比较接近的例子,比如里德-谢泼德。他夏联打得非常棒,但到了常规赛完全上不了场,身体对抗一塌糊涂,甚至到了第二年的夏季联赛和季前赛都还让火箭球迷“口吐莲花”。但常规赛9场下来,他已经5次得分上双,三分命中率48%,助失比2.5,表现已经很正面了。
近来更极端点的例子,比如布朗尼。他面对的质疑声比杨瀚森还要多得多得多。无数人认为他根本不该属于这个联盟。新秀赛季一整年,他投篮命中率只有31.3%。但如今,虽然还未能进入常规轮换,但看了他赛场表现的人大多会相信:他的投篮和传控已经十分可靠,只要投篮再好一点,很有机会在这个联盟里打得很久。
生涯一个月,马拉松才刚开始,玄奘取经还没走出长安城。要相信过程。
来源:NBA官网
本站所有直播信号均由用户收集或从搜索引擎搜索整理获得,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我们自身不提供任何直播信号和视频内容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,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。
Copyright © 2021-2024 24直播网. All Rights Reserved. 辽ICP备15005339号-4